29
2024-03

行业新闻 | 生态环境部: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Author:admin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未来5年,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监测数据质量持续改善,应用支撑更加高效,先行示范取得实效,监测管理体制机制更加顺畅,监测基础能力全面加强,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意见》明确,在数智化转型方面,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充分应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基本完成,与数字化相适应的新一代监测技术体系基本建立,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应用支撑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智慧监测全面推进。


在数据质量方面,覆盖全部监测活动的“人机料法环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全国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真、准、全得到有效保障,新拓展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步建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造假得到有效遏制。


在基础能力方面,实施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监测科技创新、强基层补短板、监测人才培养等四大能力建设工程,用 5 年左右时间,在重点区域建成若干一体化监测示范区,推出 100 个左右监测现代化市县优秀案例,完成监测技术人员轮训。


一方面,优化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顶层设计,构建央地融合、部门协同的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持续完善全要素、全地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天空地海全覆盖。


另一方面,推动监测网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分批实施国家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智能化改造,具备数据有效性自动审核、人员操作规范性智能识别、数据篡改报警留痕和风险预警人机交互能力。


《意见》强调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的重要性,将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并提高质控技术水平,同时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进而引导市场有序发展。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健全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数据造假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领域检验检测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大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意见》重申推进高效能监测管理的必要性,将完善国家监测格局,强化省域统筹协调,理顺市域运行机制。推动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鼓励各地推动制定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强化国家和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理顺“一总多专、分区布局”业务运行机制。


展望 2035 年,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026509号-2 sitemap